首页 > 表情包设计 > 设计表情包的意义-你最喜欢的“中国”表情背后有多大的生意?
2023
11-13

设计表情包的意义-你最喜欢的“中国”表情背后有多大的生意?

每一种傲慢、厌恶、嘲讽、欣赏,都只能通过表情来表达得淋漓尽致。

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,我们变成了没有表情就无法好好聊天的人。 无论你用什么社交软件发送消息和更新设计表情包的意义,如果不同意设计表情包的意义,基本上就会打架。

如今,表情符号已不仅仅局限于“表情”,而是从“小黄脸”扩展到素材丰富、类别多样、动静兼备的图文结合。 各种各样的表情包不断产生,甚至成为了舆论的风向标:时下火的什么,就做成表情包。

很快,我们也可能会看到表情包“演”的电影。 由“Emoji”表情包主演的《Emoji》电影将于7月在美国院线上映,并有望引入中国。 从最初简单的情感符号到表达巨大的信息ip形象,表情符号的文化内涵和商业价值不断提升。

表情符号演变简史

表情符号已经成为活跃社交软件时代最流行的网络文化之一。 它的流行和演变与人类通讯软件的更新和发展密切相关。 随着信息载体的变化和网络文化的变化,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样子。

公开资料显示,第一个在电脑对话中使用“表情符号”的人是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斯科特·法尔曼。 1982年的一天,他第一次在电子留言板上用“:-)”表达微笑。

这种利用 ASCII 字符组成的图形来表达情绪的交流方式被认为是“表情符号”的最早形式,美国自然而然地成为了“颜文字”的发源地。

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斯科特·法尔曼

但真正将“颜文字”发展到炉火纯青的却是日本人。 1986年,日本人若林靖发明了第一个日本表情符号——“(^_^)”。 在功能手机时代,这种由ASCII字符组成的“心情符号”曾一度流行于网络论坛,为单调的纯文本信息增添亮点。

20世纪90年代末,日本电信公司DoCoMo将表情符号制作成一套标准化的12px×12px表情符号,并将其添加到手机键盘上。 这被视为Emoji(源自日语“絵字”(笔名“絵字”,发音为emoji)。

Emoji 的原创作者栗田翔高表示,在设计 Emoji 时,漫画给了他灵感,就像在人的脸上添加水滴的形状可以表达焦虑、困惑等感受。

此后,这套标准化图标被手机、ICQ等各种通讯工具和软件所采用。 2010年,它被Unicode编码采用,与大多数现代计算机系统兼容。 这标志着Emoji已经成为跨国的“世界语言”。

事实上,日本人一直对表情符号非常自豪。 很多人认为,表情符号文化不应该被称为“ascii艺术”(A代表美国),而应该被称为“jis艺术”(J代表日本)。

2011年6月,表情符号成为苹果新发布的iOS 5.0系统输入法的内置字符“苹果彩色表情符号”,从此风靡全球。

值得一提的是,苹果当时添加的Emoji是其实习生Willem Van Lancker在2009年绘制的第一套商业emoji表情,经过一些修改和扩展。 当时,苹果正在与运营商软银合作进军日本市场。 Willem Van Lancker 应软银的要求绘制了 500 个表情符号,几乎涵盖了所有日常表情符号。

随后,Emoji逐渐完善并成熟为系统化、标准化的网络文本。

Apple 多样性中的表情符号

从2016年12月开始,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(MoMA)将1999年首次绘制的176个表情符号以2D图像和动画的形式在大厅展示作为永久收藏,以纪念表情符号这一伟大发明。

MoMA 表情符号装置

“中国人”表情包

对于国内网民来说,最常用的表情就是QQ、微信的默认表情——各种与Emoji高度相似的“小黄脸”。 现在我们在社交软件上看到的默认表情,其实都是不断探索、优化和创新的结果。

除了默认表情之外,现在各大平台活跃的还有自定义表情——动漫人物、网红、影视明星的表情包。

基于我国独特深厚的文化土壤,国产表情符号走出了一条非常有特色的道路,带有独特的中国标签,发展速度也令人咋舌。

去年1月,中国最大贴吧李易吧(俗称“皇帝吧”)全体会员齐聚卡通人物,淹没了Facebook主页,三小时内就有2万多条帖子涌入。 声势之大,各大首页都受不了了,纷纷关闭评论。 最终以大陆网友的彻底胜利而告终,也掀起了网络世界使用表情包的潮流。

当时的《远征》海报

表情符号是“迪吧上FB”事件中的有力工具。 这一事件也表明,大陆网民对表情符号的创作和使用已经达到了难以超越的高度。

表情符号为何能为国人打开一扇创意之窗,为何国内网友如此热衷?

首先,它为我国“压抑”的民族性格提供了舞台。 或许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提倡低调内敛、克制情绪,而浮夸夸张的表情符号恰恰给了我们一个释放情绪的窗口。 虚拟表情有明确的好恶,但现实中我们却无法区分好恶。

公开信息也佐证了这一点:在中国、韩国、日本等传统文化中克制情绪是道德传统的国家,网络表情符号的使用率高得惊人。 脏表情、抱怨表情,其实都是你内心深处另一部分的外化。

此外,表情符号还有强大的功能。 对于很多讲究礼仪、有话拐弯抹角的中国人来说,这是对我们固有话语体系的补充。

它可以表达比文字、声音或图片更丰富、更复杂的情感。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这是一种情感表达的“刚需”。

过年时“要红包”的表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。 如果你不能正常说,也不知道怎么说,那么你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说。

简单的情感还可以细分,比如“高兴”。 言语只能表达程度——非常、非常、最等等,但表情符号可以用一个场景更具体地反映人当时的心理波动。 每一种傲慢、厌恶、嘲讽、欣赏,都只能通过表情来表达得淋漓尽致。 一首《葛优瘫痪》引起了太多人的共鸣。

表情符号之所以在中国有如此大的发展空间,甚至濒临成为“第五大发明”,与其好玩的本质是分不开的。 一方面,这个功能可以缓解尴尬,活跃气氛。

另一方面,它可以减轻严肃的话题,模糊敏感的话题,这使得模因变得“安全”。 既不是语言也不是文本的表情符号往往会脱离轨道,并有更多的话语空间。

最后编辑:
作者:nuanquewen
吉祥物设计/卡通ip设计/卡通人物设计/卡通形象设计/表情包设计